激点,就是触及、触动,就会产生激动人心的效应之点。对于中国的孵化器,我想,未来至少有这么几个点,将得到市场、社会、政府的关注,取得突破、产生影响,也成为创业孵化强国的重要特征。

  1、国有孵化器建立起有更强市场竞争力的运行机制。
  以往30年,大量的国有孵化器积累了庞大的创业孵化资源,包括场地、人力资源、资本,主要是由于体制原因,这些资源的利用效率往往不高。
  未来,在经济比较发达、市场力量比较强大的地方,国有孵化器将可望采用公私合营或者私有化的形式,突破体制障碍,真正市场化地运营孵化器。如这些难以操作,亦可采取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等形式,激发孵化器经营团队的积极性,提高创业孵化绩效。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创业孵化领域仍然市场失灵,国有的机构、公共资金,仍将发挥主导作用,但运营机制上要做好设计,让操作运营孵化器的人感到有奔头。

  2、产业孵化器。
  Business Incubator,我们一直翻译为企业孵化器,其实译成产业孵化器,也未尝不可。产业孵化,有别于企业孵化,是以一个产业为孵化对象,或是把一个尚未出现的产业孵化出来,或是把一个幼稚的新兴产业孵化成熟。未来,中国会产生一大批以产业孵化为己任的孵化器,特别是那些科学产业孵化器。

  3、专业孵化器。
  我的看法,未来的孵化器,多数将是聚焦于某一个技术领域或者产业的。随着技术创业的门槛提高,产业领域越来越细化,个人或团队的知识、能力、资源相对来说越来越狭窄(或曰专业化),创业者对细分领域的专业化资源需求将越来越强烈。专业技术孵化器惟有具备完善的专业孵化资源,包括技术平台、技术服务团队、特定技术偏好的风险投资、特定领域的市场营销等等,才能适应这样的要求。
  类似的,针对特定人群的孵化器,也可看作专业孵化器,比如留学人员创业园,比如目前的许多众创空间其实是专门面向年轻人的,比如妇女创业孵化器、少数民族创业孵化器、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器等等。

  4、加速器。
  中国的加速器有两种类型,一是介于孵化器和科技园之间的,服务于企业的规模扩张期,通常是创业公司开始大规模的产品生产,员工数量大幅增加,办公和生产场地需求加大,销售收入大幅提高。此时,相较于孵化器,加速器提供的服务和扶持的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未来,中国的从业者将探索出一套独特的既不同于孵化器又不同于科技园的加速器运营模式。
  另外一类是美国模式的加速器,企业在这个阶段,并不一定是进入大规模生产阶段,而是体现在企业竞争力的快速提升。我一直认为,这种加速器与孵化器的孵化对象、基本服务内容、商业模式,都基本一致,只是时间更短、资源投入强度更大、效益更好。未来,这种类型的加速器在中国将有长足的发展。

  5、大企业投资运营孵化器。
  这种模式对大企业的好处,现在慢慢地被大家所了解、认可,一些大企业特别是超大型的央企,正在筹划创办孵化器。这样的孵化器,一来可以吸引同行业中的新创企业加入自己的阵营,通过技术转移、团队移植、企业并购,为大企业未来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并将未来可能的行业颠覆者收入囊中。二来可以扶持企业内部创业,增强企业活力和对员工的吸引力。
  大企业创办运营孵化器,有天生的优势,不需要多讲,前面提到的专业孵化器、产业孵化器都已经涉及到。一大批中国的大企业进入孵化器这个行业,将是一个壮观的景象。

  6、跨境孵化。
  在旧金山建立一个孵化平台,投资、孵化当地新创企业,条件成熟的时候将其引入中国,继续进行以本地化为特征的孵化或加速,孵化器适时推出并获得利益,将是跨境加速的一个典型场景。另外一个方向,由中国向外国,或者同时多向--在中国预孵化然后推向多个其他国家的创业孵化,将是另外一些场景。

  7、行业整合。
  20年前,一些先行者就在尝试中国孵化器行业的整合,但显然时机并不成熟。今天,全国有七八千家创业孵化机构,它们有四五百亿的销售收入、十几万的从业人员,孵化着几十万家的科技企业,行业足够大了,而且孵化机构和在孵企业都有更强烈的对外部资源的需求。


  一个全国性的行业协会,一批全国性的行业服务机构,一些区域性的孵化行业协作组织,一些细分产业的孵化集团,都将很快建立运作起来。相对分散、资源不足、能力受限的这些孵化器,已经创造了不俗的孵化业绩,有了充分的基于市场的同时得到政府和社会支持的行业资源整合,中国的创业孵化行业必将产生更广泛深刻的经济社会文化影响。

文章标题:未来中国孵化器的七个“激点”

转载地址::http://www.zlhuiyun.com/xingyezixun/r-116.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